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发布时间:2025-09-27

政策红利叠加市场爆发,康养产业成新引擎。随着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,康养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2024年国务院发布银发经济一号文件,明确支持银发经济与康养文旅产业发展,在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推动下,这一产业已从单一养老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型,覆盖健康、养生、医疗、文旅等多元领域。数据显示,康养产业年增长率约9%,2023年市场规模达8万亿,2025年将突破10万亿,2035年更有望逼近20万亿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。

01 谁在为康养买单?用户画像与需求洞察

用户结构年轻化,家庭成为消费单元

当前康养用户群体呈现显著的年轻化趋势,平均开启康养生活的年龄降至41.5岁,40岁以下中青年参与度甚至高于中老年人。从分布来看,地级市以上城市居民是主力消费群体,县乡农村占比相对较低。家庭收入对康养参与模式影响显著:家庭月收入过万元是康养生活的“入门门槛”,收入越高,家庭化康养比例越高——月收入2万以上的家庭中,85%会与父母共同参与康养,而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家庭这一比例仅为60%。

职业特征上,企业普通职员、中层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及退休人员构成了康养用户的主力。值得关注的是,超七成用户将家人健康视为生活核心诉求,亚健康状态正推动康养需求提前释放,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的中青年成为家庭康养的核心推动者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要健康,也要品质:三大核心需求

用户对康养的价值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身心健康(提升幸福感)、生活品质(改善生活习惯)、延缓衰老(保持年轻状态)。

预防疾病、亲近自然、社交需求等则处于次要层级,反映出当代消费者追求的是“全面健康”和“品质生活”的双重满足。

02 康养产业十大核心发现:数据揭示行业现状与潜力

市场规模持续扩容,消费层级分化明显

消费者年均康养花费达11721元,年增幅9%,但消费层级差异显著:月收入5万以上家庭年均康养支出超5万元,主要投向高端医疗、海外疗养;而月收入1-2万家庭年均支出约8000元,以基础体检、健身卡为主。2023年市场规模达8万亿,其中医疗康养占比35%,文旅康养占28%,健康管理占19%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保守估计达9.5万亿,2035年逼近20万亿。

用户结构年轻化,需求前移至健康维护

平均参与年龄41.5岁,较五年前下降12岁。这一群体不再将康养等同于“治病养老”,而是更注重健康状态的主动管理——30-40岁用户中,70%的支出用于健身、膳食调理、心理疏导等预防性服务。康养理念从“养老专属”转向全年龄健康管理,覆盖健康状态维护、亚健康干预等领域,推动产业从“疾病应对”向“健康促进”转型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家庭化康养成主流,代际需求协同爆发

76%的用户与父母共同参与康养,高收入家庭更倾向于全家行动。典型场景包括:周末亲子健康营(儿童体能训练+家长瑜伽)、假期家族旅居(老人疗养+中青年休闲)、年度家庭健康体检套餐等。这种模式带动“一站式家庭康养解决方案”需求激增,部分机构已推出“三代同检”“全家健康档案”等定制服务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 

核心需求聚焦三大方向,与生活目标深度绑定

“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”“良好习惯改善生活品质”“延缓衰老保持年轻态”成为用户最关注的三大诉求,占比分别达68%、59%、53%。调研显示,这些需求与消费者理想生活目标高度契合——82%的受访者认为“健康状态”是实现职业发展、家庭幸福的基础,推动康养从“可选消费”变为“刚需支出”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体验待升级,痛点集中于供给侧失衡

仅14.7%用户对当前项目“非常满意”,30.4%评价一般。具体痛点包括:服务标准化不足(42%遭遇过“宣传与实际不符”)、价格不透明(38%反映存在隐性消费)、项目同质化(65%认为“换个名字内容都一样”)。尤其在县域市场,专业人才匮乏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,60%的县乡用户表示“找不到合适的康养机构”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6.中医药康养领跑市场,文化认同驱动溢价

中医药康养以19%的市场份额居首,涵盖艾灸、推拿、中药调理等形式。53.3%用户偏好中医药元素,背后是传统文化认同感——72%的受访者认为“中医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”。超半数愿意为其支付15%-20%的溢价,推动中医药与文旅、康养地产融合,如中医主题民宿、节气养生营地等新业态涌现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需求多元化趋势显著,细分领域各领风骚

康养旅游(11%)、医疗康养(10%)、气候康养(9%)、智慧康养(8%)等新兴领域增速迅猛,与中医药形成“一超多强”格局。细分赛道中,旅居康养(年均增长15%)受退休群体追捧,森林康养(增长13%)成为都市人解压新选择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科技赋能加速升级,智能设备从监测向干预延伸

AI穿戴设备应用率达34.3%,远程诊疗关注度28.0%,技术已从“数据采集”向“主动干预”演进。例如:智能手环可自动识别异常心率并推送就医建议,AI膳食系统能根据体检数据生成个性化食谱,部分高端社区已配备护理机器人提供24小时监测服务。预计2026年,智慧康养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。

国际经验本土化创新,避免“水土不服”

日本介护技术、德国康复设备、泰国疗养模式等国际经验被广泛借鉴,但本土化改造成为关键。例如:引进日本介护理念时,结合中国家庭“居家养老”习惯,开发“社区嵌入式介护站”;借鉴泰国SPA疗法时,融入中医经络理论,形成“泰式手法+中式穴位”的融合服务。

10.“两南”成康养胜地,资源禀赋决定竞争力

海南、云南凭借气候、海滨、乡野等资源领跑,三亚、昆明、青岛、大理等城市最受青睐。这些地区的核心优势在于:全年适宜康养的气候条件(三亚年均25℃,昆明“四季如春”)、稀缺的生态资源(森林覆盖率均超60%)、成熟的配套设施(三甲医院分院、国际康养酒店集群)。2024年,海南康养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%,云南接待康养游客超3000万人次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03 五大趋势:勾勒康养产业未来图景

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:从“分段服务”到“全程护航”

突破“老年专属”认知,覆盖从胎儿期(孕期健康管理)、儿童期(体能与视力养护)、青年期(压力管理)、中年期(慢性病预防)到老年期(失能照护)的全阶段。这一趋势要求产业实现“三个转变”:服务对象从“特定人群”转向“全人群”,服务周期从“碎片化”转向“终身制”,服务内容从“单一项目”转向“定制套餐”。例如:部分保险公司已推出“终身健康账户”,将孕期检查、儿童疫苗、中年体检、老年护理等服务打包整合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从物质消费到“健康美好生活”服务:精神需求成新增长点

消费者对精神追求、情绪价值的关注超越物质,推动康养内涵从“身体养护”向“身心平衡”拓展。具体表现为:中青年热衷的“抗衰经济”(美容护理、干细胞疗法、正念冥想)市场规模年增25%;中老年追捧的“研学康养”(老年大学、书画疗愈、红色旅游)参与率超40%;家庭层面的“情感康养”(代际互动营地、家族健康传承课程)需求兴起。未来,能提供“健康+精神满足”的复合项目将更具竞争力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生态资源价值加速转化:“绿水青山”变为“康养金山”

依托“两山”理论,中医药、气候、森林等资源型康养成为核心方向。各地正探索差异化路径:湖北神农架打造“森林疗愈基地”,利用负氧离子资源开发呼吸疗法;广东罗浮山依托道医文化,建设“中医药康养小镇”;黑龙江五大连池发挥矿泉资源优势,推出“火山岩温泉疗养项目”。生态资源的产业化需要避免“同质化开发”,应结合地域文化形成独特IP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: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双向发力

在引入国际先进技术与理念的同时,注重本土化创新,形成“科研驱动标准、政策规范乱象、中西结合增效”的发展格局。“引进来”方面:与瑞士抗衰机构、日本介护企业合作,引进技术并本土化改造;“走出去”方面:中医药康养、太极拳疗愈等中国特色项目向东南亚、欧洲输出。预计2030年,将形成3-5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康养品牌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:破解“小散弱”困局

针对当前产业离散度高(企业平均规模不足5000万元)、项目单一、费用过高等痛点,未来将围绕特色资源形成产业集群。典型模式包括:“医疗+康养”集群(如上海国际医学园区,聚集三甲医院、康复中心、康养社区);“文旅+康养”集群(如成都大邑县,整合西岭雪山、温泉资源、古镇文化);“农业+康养”集群(如山东青州,结合有机农业、乡村民宿、食疗养生)。产业集群将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成本,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服务质量,最终形成“核心资源+全产业链配套”的生态体系。

中国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
来源:《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(2025)》暨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

如果说过去十年是康养产业的“启蒙期”,那么未来十年,将是这个行业从扩张走向升级、从模糊走向专业的关键阶段。十万亿市场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新起点。能否抓住用户真正的需求、打破体验与供给的瓶颈,将决定下一个康养时代的赢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