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承接查验”通常是指在新开发建设的物业项目竣工后、正式交付给业主使用之前,由物业公司组织专业人员,对地产公司移交的物业共用部位、共用设施设备以及相关资料进行的全面、系统、专业的检查、核对和验收的过程。其核心目的如下:
明确责任界限: 通过查验,清晰界定移交时物业共用部位、设施设备的质量状况、技术参数、运行状态及资料完整性,划清地产商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管理、维修、保养责任。
保障物业质量: 及时发现设计、施工、安装或前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、缺陷和隐患,督促移交方在正式移交前进行整改修复,确保物业基础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使用标准。
维护业主权益: 防止将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物业移交给业主,保障业主的共有财产权益和未来的正常使用。
顺利接管运营: 为物业公司顺利接管物业、制定管理方案、编制维修养护计划、建立设备档案、核定管理成本等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。
规避未来纠纷: 形成详实、客观的查验记录和报告,作为日后处理质量保修、维修责任争议的重要法律依据。
纵观行业,承接查验常见四大问题:
承接查验主体双方地位不平等:虽然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在合同主体上是合作关系,但往往地产公司强势,物业公司被迫式接受带有先天缺陷的设备设施,给后续管理带来重大风险。
物业公司的承接查验能力不足:承接查验技术难度高、专业性强、工作量繁重,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。现实工作中,鲜有物企有能力和实力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承接验收。
主管部门对查验监管力度不够:承接查验关乎多方利益,如缺乏主管部门监督和指导,工作难以落到实处。现实工作中,以竣工验收、文本备案等形式代替承接查验的现象屡见不鲜。
承接查验人财物支持力度不足:承接查验工作量大,要完成项目承接查验,往往需要人、财、物上的支出,但地产行业下行情况下,往往地产公司缺乏对物业公司的费用支持。
1. 准备阶段:
1) 成立承接查验小组(由承接方组织,包含工程、客服、环境、安保等专业人员,必要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)。
2) 制定详细的承接查验方案和计划(明确范围、标准、方法、时间、人员分工)
3) 收集和熟悉相关图纸、资料、合同、规范标准。
4) 准备查验工具、表格、记录设备(相机、录像机)。
2. 通知与资料移交:
1) 向移交方发出正式查验通知。
2) 接收移交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清单,并初步核对完整性。
3. 现场查验阶段:
1) 按计划分区域、分系统进行实地检查、测试、测量,精准排雷。
2) 对照图纸、规范、合同要求,逐一核对设备型号、数量、参数、运行状态。
3) 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、缺陷、隐患(位置、现象、程度),拍照或录像取证。
4) 进行必要的功能性测试(如消防联动测试、电梯运行测试、水泵启停等)。
5) 隐蔽工程“三查”原则。查图纸:比对竣工图与现场管线走向;查接口:打开检修口查管道焊接/密封质量;查记录:调取施工时隐蔽工程验收影像资料。
4. 问题汇总与沟通:
1) 汇总所有查验发现的问题,形成《物业承接查验问题清单》。
2) 与移交方进行沟通、确认问题清单。
5. 整改与复验:
1) 移交方根据问题清单进行整改修复。
2) 承接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复验,确认问题是否解决。
6. 签署确认与移交:
1) 双方确认查验结果(包括资料移交完整性和现场问题整改情况)。
2) 签署《物业承接查验记录》或《物业移交确认书》。
3) 正式办理物业共用部位、共用设施设备及相关资料的移交手续。
4) 移交钥匙、门禁卡、设备机房权限等。
人员选配要精干:应选派素质好、业务精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参加验收。
验收立场要明确:既应从物业管养的角度,也应站在业主的立场进行严格验收,以维护业主合法权益。
遗留问题要备案:承接查验中若发现问题,应明确记录在案,约定期限督促整改,直至完全合格。
保修事宜要落实:物企与地产公司的保修界面要划清,应建立物企对施工质保金的首签和扣款权机制。
特殊信息要收集:收集各施工方名称 、联系方式、保修期限信息,及非常见材设供方名称和联系方式。
管理配套要关注:关注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的设施,如岗亭、道闸、取水口、车棚、预留电源插座等。
产权界定要证明:公共设备设施、辅助场所、停车位、会所等产权须界定并出具相关证明,避免纠纷。
管理权限要清楚:物业企业仅接受对物业的经营管理权以及政府赋予的有关权利。
查验手续要齐全:物业公司应与地产公司签署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。
“三不接收”原则:资料不全不接收(缺关键图纸视为未完工);功能失效不接收(消防/电梯必须100%测试通过);权责不清不接收(每项问题明确责任方/整改时限)。
承接查验是物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前置环节,是厘清责任、保障质量、维护权益、确保物业项目未来良好运行的基础性工作。通过标准化流程+专业技术工具+法律化约束,将承接查验从“被动接收”转为“主动排雷”,才能为后续物业管理奠定零隐患基础,实现物业服务的良性循环,提升业主交房成功率。